2012年,国内钢材市场价格走势总体表现为:第一季度震荡上涨,4月份冲高回落,5月~8月份大幅下跌,9月初触底反弹并大幅回升,11月中旬小幅调整,12月中下旬震荡回升。回顾2012年,国内钢材市场的总体特征为:低需求、低供给、低价位、低效益和去库存。展望2013年,国内钢材市场需求有望比2012年增长3%~4%,全年平均价格与2011年基本相当或者略有回升。
2012年 低需求、低供给、低价位、低效益和去库存
2012年以来,国内钢材市场需求持续低迷,其主要原因有:一是外贸出口增速大幅下降,导致工业增长明显减速;二是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对钢材需求拉动较强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基础建设投资均呈低增长态势,对钢材需求的拉动作用减弱。
粗钢与钢材资源供应量呈低增长态势。经测算,1月~11月份,我国粗钢和钢材资源供应量分别为61974万吨和83214万吨,同比分别增加1037万吨和5096万吨,分别增长1.7%和6.5%。估计2012年国内市场粗钢资源供应量为6.8亿吨左右,同比增长1.8%左右,粗钢资源供应量增速为200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国内钢材与原料市场均呈低价位运行态势。除需求低迷的因素外,导致国内钢材市场低价位运行的原因还有3个:一是今年4月26日银监会发布了《关于谨防钢材贸易企业套骗取银行贷款投向高风险行业的通知》,要求商业银行加强贷前审查、贷后检查和跟踪贷款资金流向。受此影响,钢材贸易企业利用库存钢材进行融资的经营模式难以为继。加之部分钢贸企业资金链断裂引发的“跑路”风波,商业银行进一步收紧了对钢贸企业的贷款,钢贸流通企业的“蓄水池”功能基本丧失。钢厂因销售渠道受损而被迫加大直销力度,降价竞销直接加剧了市场价格进一步下跌。二是钢厂同质化竞争严重。一方面,国内钢铁产能全面过剩,钢厂产品同质化严重;另一方面,近年来,国内钢厂营销策略也趋于相同或相似,贴近市场、事后定价和降价促销等营销手段被广为采用。三是国内市场资金供应紧张。据央行统计,2012年11月末,广义货币M2和狭义货币M1同比分别增长13.9%和5.5%。M1增速低于M2,说明企业存款定期化、投资意愿下降。此外,M1增速为2001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这也是2012年国内钢材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之一。http://www.lcwtgt.com/
我国钢铁企业经济效益大幅下滑。由于铁矿石价格形成机制改变,市场普遍采取指数定价方式,铁矿石价格贴近钢材市场价格波动,钢铁企业经济效益明显下降。据钢协统计,2012年1月~11月份,大中型钢铁企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32440亿元,同比下降5.4%;实现利润为亏损19.7亿元,由盈转亏;销售利润率为-0.06%,同比下降2.58个百分点。尽管2012年10月份曾实现盈利3.07亿元,但受铁矿石和焦炭市场价格迅速回升的影响,加之11月份国内钢材市场价格回调,钢铁企业经济效益难以持续性改善,2012年我国钢铁行业亏损基本上已成定局。
|